背包里那瓶摔裂的矿泉水在背包侧袋叮当作响,这是第三次在冷泉边滑倒。去年深秋那场暴雨把青石台阶泡得像抹了油,我踉跄着摔在第三级台阶时,右肘蹭破的伤口比采药阿婆的艾草粿还烫手。现在这瓶水裂成三瓣,倒映着冷泉里游动的红虫——这大概就是天游峰给老驴的成人礼。

话说回来要论最让人抓狂的,还得数索道排队三小时的魔咒。去年清明跟着摄影团来,大清早六点就占位,结果七点暴雨突袭,整条索道停摆。我们蹲在观景台捡石子消磨时间,地质锤敲击着风化严重的丹霞岩层,老向导突然指着岩缝里的青苔说:"这石头是被巨人之手揉捏过五千年的,你看这层叠的纹路,像不像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年轮?"
不过要论最惊险的,还得是2019年那个暴雨夜。当时手机没信号,保温杯里的姜茶被山风冻成冰碴,我们七个人挤在半山亭的塑料棚里。有个姑娘的登山杖卡在石缝里,我硬是用冰凉的矿泉水瓶敲了半小时才拔出来。现在想想后背还发凉,那晚我们分食了最后半包压缩饼干,还差点被护林员当成迷路游客。
(自然换行)
冷泉边的摩崖石刻藏着个未解之谜。去年深秋我摸着"宋大中五年"的题刻时,发现"茶"字缺了半角。向导说这是当年茶马古道商队留下的暗号——完整字迹能指向岩茶核心产区。现在每次经过都忍不住用指腹描摹,可那道裂痕始终像被山风抹平的茶渍。
(自然换行)
蹲在观景台捡石子时,我总想起采药老人教我做的艾草粿。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岩壁上的青苔:"这层叠的纹路是丹霞地貌的’年轮’,你看这风化程度,比我家后山的茶树还历经过世。"去年带游客来,有个姑娘非要买景区纪念品,我嘴上说着"不买不买",最后却偷偷塞给她两包岩茶饼——这大概就是老驴的通病吧。
(自然换行)
暴雨天被困山顶那次,我们用保温杯暖手时发现杯底刻着"2003.5.18",正是武夷山申遗成功的前一年。现在每当我摸着杯底凹痕,总觉得这裂缝里藏着丹霞地貌的密码。去年暴雨再次来袭,护林员说新开了条避雨通道,可我执意要绕道冷泉,毕竟那瓶摔裂的矿泉水,至今还泡着半片被山风晒干的艾草。
(自然换行)
采药老人教我的艾草粿配方里,岩茶渣是关键。他说宋代贡茶就是用武夷岩茶做馅,现在茶旅经济让老茶树成了"会呼吸的货币"。前年带学生来,有个姑娘把岩茶渣当普通茶叶泡,结果整锅茶汤都泛着青草味——这大概就是知识不能硬套的教训。
(自然换行)
膝盖贴着膏药却坚持登顶,是因为采药老人说过:"痛是活着的证明。"去年在冷泉边滑倒时,手肘擦破的伤口渗出的血珠,比岩壁上的朱砂更鲜艳。现在每次经过摩崖石刻,总忍不住用地质锤敲击风化严重的岩层,那些年轮般的纹路里,藏着丹霞地貌五千年前的秘密。
(自然换行)
背包里的矿泉水终于见底了,裂痕处积着去年雨季的红虫尸体。这瓶水陪我从冷泉滑到索道,从暴雨夜走到观景台,现在连登山鞋底都沾着武夷岩茶渣。或许这就是老驴的浪漫——用摔碎的矿泉水瓶,装下武夷山丹霞地貌的年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