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被潮声吵醒,我摸黑翻出手机看潮汐表——嗯…(0.5秒停顿)这鬼天气又得改计划。去年台风天被困大鹏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当时在鹿嘴山庄和三个上海游客挤在洗手间煮方便面,你发现没?现在连景区都开始卖防潮应急包了,但别被那些塑料袋唬住,我上次带露营装备被保安赶走,就因为用了超市临期充气垫。
——
大鹏半岛这地方啊,东西涌徒步路线算是必打卡,但去年六七月暴雨后我亲眼见着石头滑到海里。那天背着30斤装备,走到中英街就看见三个香港阿婆跪在泥地里捡贝壳,其中有个穿碎花裙的阿姨差点被滑倒的礁石划破防晒衣。实测GPS定位显示南入口2023年6月日均1.2w+,但你要是周末去,估计连狗子都嫌人挤人。补给点嘛,别信什么"半山腰有卖水点",我上次带上海朋友来,他们硬是在乱石堆里翻出半瓶矿泉水,瓶盖都长青苔了。
——
杨梅坑玻璃栈道更扯,宣传照里拍得跟外星基地似的,实际观景台就巴掌大。你上次带父母来过吧?我表叔去年重阳节带他老件来,结果在栈道口等了四十分钟,就为看个"全景",最后发现视野被梧桐山挡得严严实实。真要拍大片,不如去鹿嘴山庄后山,我常带摄影爱好者去那找机位,去年双十一帮闺蜜抓拍婚纱照,她老公的皮鞋还沾着贝壳碎。
——
盐田大浪湾的网红冲浪基地更坑!我上个月带学员去,看着浪花排成队,结果潮水刚退就变"水坑"。实测11月退潮时浪高0.8米(深圳文旅局2023年Q4数据),但实际能玩冲浪的浪只有三处,而且得赶着涨潮前半小时。有次我学员穿着专业板冲了二十分钟,最后在礁石上摔出三道血痕——别笑,那小子是深圳体育学院冲浪队队长!
——
巽寮湾节假日 parking 真的是玄学。上周六我朋友开特斯拉去,导航显示停车场还有300个车位,结果等了2小时才看见保安在给五菱宏光让道。实测停车场3公里外排队时长从1小时飙到3.5小时,但有个细节你发现没?我常带车友去对面的东冲渔港,那地方连导航都不收录,上次我带上海自驾团,他们硬是跟着"海鲜市场"的渔船绕了半圈才找到。
——
深圳湾公园的城市海滩更邪乎!去年七月天文大潮被困经历我现在想起来还后怕。那天我带着无人机去拍日出,潮水突然涨了1.2米(深圳湾平均客单价68元→但我的账单显示…),结果无人机卡在礁石缝里,我下去捞的时候差点被卷走。现在潮汐规律得记死,特别是农历十五前后,涨潮时别信那些摆摊卖"防水手机袋"的,我上次买了个漏成筛子的,拍完视频就沉海底了。
——
东莞企石镇这地方真绝,上周刚被保安赶走。我带上海朋友去吃海鲜,在市场砍价时差点被当成本地人——你发现没?那卖虾的阿婆听到"深圳客"三个字,价格直接砍掉三成。他们私房菜馆藏在工业区后面,上次我点了海胆炒饭,老板娘硬是让我现拆开海胆自己挑,最后连壳都给我包了红包。不过话说回来,这地方拍照机位可难找,我上次带网红来,他们对着集装箱拍半小时,最后发朋友圈配文"工业风大片"。

——
最后给新手划重点:交通卡用"深圳通"别用"羊城通",防蚊要带六神薄荷膏(别信什么驱蚊贴,上次我学员贴了十片被蚊子围攻)。拍照记得带广角镜头,大浪湾退潮时礁石缝能拍海底,巽寮湾渔港的渔船桅杆是天然的反光板。对了,别信什么"深圳人不去的景点",我上次带上海朋友去大鹏,他们硬是给我带了两箱奥利奥——这鬼地方连便利店都卖临期饼干!
(保留3处笔误:1.将"7月"误写为"6月";2.盐田浪高数据标注时间有误;3.深圳湾客单价单位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