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座古城,张三丰和沈万三曾在此修道,遗憾罕见人知
张三丰是道家名人,是太极的开山鼻祖,生存在元末明初。有关的足迹,历来真伪难辨,传说百出。依据相关材料,能够总体出张三丰在元朝时期是曾经参与科举制度,获得了名利,当上中山博陵令。1265年,张三丰弃官丁忧,此后云游四方,此后足迹难求。明初,朱元章曾多次派人探寻张三丰,但都没有成功。
福泉山张三丰塑像
1392年,张三丰前去安顺探望徒弟沈万三,因此进入贵州地区。,是元末明初的江南第一豪富。攻克苏州城后,沈万三全力支持,协助朱元章建造南京城、犒赏士兵,但朱元章十分抵触商人,并想夺得沈万三资产以资军用,因此将它抄家,流放天龙屯堡,如今天龙屯堡仍然有沈万三的故宅。
沈万三早在1359年就曾受张三丰传道。传说张三丰意料沈万三有难,叮嘱道:“东南王气正旺,当晤子于西南也”,之后沈万三果真被流放西南,张三丰也不远万里探望。
两人相遇后,交谈了好久,沈万三早已看淡生死名利,因此跟随张三丰修道。1393年,在返回路上,二人见到贵州平越卫山一带森林茂密、山型独特、灵性幽然,便决定在此结茅为庐,建礼斗亭,开展。张三丰在福泉修道八年,传说在此羽化登仙,所以有“武当山得道、福泉山升仙” 的说法。这事在《大清一统志》的是记述。
福泉山
张三丰一共在福泉期内,创作了《无根树》《打坐歌》《太极拳歌》《大道歌》《金丹歌》《金丹诗三十六首》《笑哈哈》等养生童谣,留下较多的道家文化遗产,比如太极等。迄今,太极文化依旧是福泉市的标志性的文化。
张三丰自画像碑
福泉山,位于今日福泉市的西南隅,是贵州的道教名山。这里有张三丰碑林、张三丰自画像、陈立夫题咏处、草亭处、福泉、吊井、张仙祠、草鞋井、回生桂等历史人文古迹。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福泉山虽然没有什么鬼神神工的地质奇观,但作为张三丰羽化登仙之故地,也足以做为一方胜景。
跟随张三丰的沈万三在福泉渡过了一生的最终的一段时间。1393年,沈万三过世,享年88岁,安葬于福泉山南麓,公墓是张三丰亲身选中的风水宝地。1498年,沈万三的五世孙沈延礼等将沈万三的遗骨从福泉山迁葬江苏周庄银两浜,名水下墓。
万三官邸
沈万三墓
张三丰和沈万三修道的福泉,古代名叫平越卫,是湖南通向云南驿路上的必经之地。1600年,播州土司被消灭,其南边的黄平等地划归贵州平越,因此贵州就成立了平越府。自此,平越就一直在黔中一带重要的商贸中心。通过几百年的发展,平越构成了规模较为完整的古城建筑,遗憾之后大部分古建筑都被摧毁,如今仅有小西门的墙储存相对完好。2001年,福泉古城垣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还有一座古桥,名叫葛镜桥,是贵州最出名的古桥,位于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桥长52米,宽5.5米,高30米,跨过在麻哈江两岸峭壁以上。桥在峭壁以上起拱,借江心一岩礁下脚,设计绝佳,用料考究工艺精湛,经过400多年,牢固如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则在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中评价其为“工程严峻,高大雄伟,为西南桥梁之冠。”葛镜桥在2006年变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镜桥
近些年,福泉市有心发掘张三丰的太极文化,沈万三的商文化,便建起了很多仿古建筑,比如沈万三原葬墓(衣冠墓)、万三官邸、三丰史料馆、平越驿栈等。同时,福泉还频繁举行有关的文化研究活动,比如“南京·福泉石头城”文化系列活动、“沈万三、张三丰学术研讨会”等,中国明史懂得沈万三研究分会也迁移到福泉。
福泉太极宫
从2016年逐渐,大型行驶式观演场景感受剧——《梦归平越》在福泉市逐渐表演,该剧讲述了沈万三被流放贵州后,运用滇黔古道发展马帮商贸二次创业,帮助复兴平越,修建城墙故事。遗憾,最近三年,受到疫情影响,《梦归平越》停演了,游人也难以在此切身体会这段历史了。
《梦归平越》
做为一座古城,福泉的山水风光也不差。福泉是贵州几座峡谷城市之一,秀美的洒金谷就位于福泉城区,峡谷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峡谷内为碧玉般的深潭。潭中之水来自于四周的溪流,这种溪流从悬崖上奔流而下,构成了奇峰飞瀑的奇妙景观。
欢迎大家关注“黔方胜境”,我专注于宣传贵州风景、文化和历史,特别是注重对小众景点、免费景点的讲解,协助驴友绕开拥挤的人潮,探索大自然的密境。如果需要制做游玩攻略、路经,定制旅游出行也可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