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发现浮山湾新开了家"夜行"主题鬼屋,排了半小时队才进去。这鬼屋门口挂着"青岛网红打卡地"的灯牌,但说实话我其实更期待那个传说中能听到海鸥哭声的密室——结果全程在商场负一楼转悠,最后被机械鱼吓得摔了手机(摔得特响,整得挺溜)。
记得有一次在红瓦鬼影做志愿者,2019年那会儿游客人均消费88块,现在涨到128还送拍立得。我摸着2019年留下的值班表,发现当年值班室窗台上的多肉居然还在,叶子都卷边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游客说恐怖却拍照打卡多,上周三去的时候遇到个穿汉服的小姐姐,举着自拍杆在"贞节牌坊"前笑得像朵向日葵。
青岛地铁三号线开通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那边的鬼屋突然火起来。我特意坐凌晨两点地铁去探秘,结果发现新开的"海雾迷踪"根本没在地铁导览图上。进门就被浓雾呛得直咳嗽,那个自称船长的大叔拿着手电筒绕场三周才找到密码锁——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在等场控来救场。
浮山湾夜行那个"灯塔逃生"环节设计得真烂(但拍照发朋友圈被赞了20次)。我穿着荧光绿雨衣在旋转楼梯里摔了三次,最后被AI机器人追着跑出商场。保安大叔看见我瘫在休息区啃煎饼果子,居然主动递过来半瓶冰啤酒:"姑娘,这鬼屋比我家狗子还凶。"
说到新开的三家鬼屋,金家岭那家"老宅凶铃"我得提两句。地址在金家岭路18号,三层小楼改造成民国宅院,但剧本里总有个红衣小女孩在阁楼晃悠。我第二次去发现连红衣小女孩的戏服都换过两次,不过每次都能在楼梯拐角闻到若有若无的檀香味——这得是哪个老业主留下的吧?
海洋试点实验室那边的"基因迷宫"绝对算得上惊喜彩蛋。虽然入口在实验室走廊尽头,但灯光设计得像科幻片现场。有个解谜环节要找散落在实验室废墟里的试管,我蹲在离心机旁边找了二十分钟,最后发现试管架上的二维码其实是导航暗号。
红瓦鬼影现在改名叫"红瓦记忆馆",门票涨到128还送拍立得。我上周带爸妈去体验,老爷子全程攥着老年机当护身符,结果在"1942年青岛大轰炸"场景里被机械臂吓得把手机摔了。场控小哥过来扶我,突然说:"阿姨,您这护身符挺别致啊。"
青岛鬼屋行业现在整得挺溜,去年新增12家,今年光金家岭就冒出来三家。但说实话我其实更怀念2018年那会儿,那时候还能在信号山脚下找到没有游客的独立鬼屋。现在所有新鬼屋都在商场负一层扎堆,上周去台东夜市看见有个摊位在卖"鬼屋体验券套餐",买五送一还附赠防狼喷雾。
浮山湾夜行的网红属性太强了,我带朋友去的时候发现入口处排着三列纵队。有个穿JK制服的小姐姐举着自拍杆在队伍里扭来扭去,场控大叔实在看不过去,直接拿对讲机喊:"后面的别蹦了,影响别人拍照!"结果小姐姐当场表演了个"鬼屋定格术",把照片P成了"鬼屋NPC"。
金家岭的老宅凶铃现在有段必看彩蛋。我第二次去发现阁楼地板上有个凹陷,蹲下去能摸到个生锈的铜钥匙。场控小哥说这是2019年留下的道具,但钥匙孔里塞着张纸条:"2019年10月23日,游客张三。"我拿着纸条在休息区坐了半小时,突然闻到隔壁桌飘来股熟悉的檀香味。
青岛地铁十号线开通后,五四广场那家"海上迷航"突然变得冷清。我上周三去的时候,场控大叔居然在门口抽烟聊天。他指着远处说:"看见那个穿红裙子的吗?她上次被关在密室里,出来时头发全打结了。"我正要问细节,他突然把烟头按灭:"别问,问就是顾客隐私。"
海洋试点实验室的"基因迷宫"有个隐藏任务。我蹲在离心机旁边找试管时,发现有个试管标签写着"青岛海洋生物样本2023"。场控小哥过来提醒:"这属于实验室保密资料,别拍照。"我当场把手机倒扣在实验台上,结果被AI机器人当成可疑物品抓走了。
红瓦鬼影现在改成了沉浸式剧本杀,但老粉都知道入口处的"贞节牌坊"还能触发隐藏剧情。我上周带爸妈去,老爷子坚持要按2019年的路线走,结果在"1942年防空洞"场景里卡了四十分钟。场控小哥来解围时,我看见他手机屏保是张泛黄的老照片——和贞节牌坊上的画像一模一样。
青岛鬼屋现在都开始搞跨界联名了,浮山湾夜行和青岛啤酒搞的"醉鬼屋"我得提两句。地址在五四广场下沉广场,进门先喝两罐啤酒再进鬼屋。有个环节要边喝边解谜,我喝到第三罐时突然发现解谜答案藏在啤酒瓶盖图案里——不过场控小哥说这是故意设计的"防代购"措施。

金家岭的老宅凶铃现在有段必看彩蛋。我第二次去发现阁楼地板上有个凹陷,蹲下去能摸到个生锈的铜钥匙。场控小哥说这是2019年留下的道具,但钥匙孔里塞着张纸条:"2019年10月23日,游客张三。"我拿着纸条在休息区坐了半小时,突然闻到隔壁桌飘来股熟悉的檀香味。
青岛地铁十号线开通后,五四广场那家"海上迷航"突然变得冷清。我上周三去的时候,场控大叔居然在门口抽烟聊天。他指着远处说:"看见那个穿红裙子的吗?她上次被关在密室里,出来时头发全打结了。"我正要问细节,他突然把烟头按灭:"别问,问就是顾客隐私。"
(未解决的悬念:那个红衣小女孩到底是谁?实验室的铜钥匙现在在谁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