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手记】2023年4月15日早9:17分实拍照片显示,西洋楼景区北门西侧15米处鼠首基座有0.3厘米位移,与《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基准线偏差(见附图)。【手绘简图】建议用罗盘定位,东北偏东7.5度角。
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基座青砖接缝时(这动作重复了27次),突然发现导览手册把"鼠首基座"写成"鼠形石雕",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颐和园看到的类似文字游戏——当时还跟同行笑称"皇家园林的笔误玄学"。
"您觉得这鼠首为什么总低着头呀?"穿冲锋衣的游客突然拦住我(他背包上印着故宫文创的十二生肖贴纸)。我正要解释《钦定圆明园四十景图》里标注的"鼠首望月"意象,却看见他手机屏幕亮起:"看!朋友圈都在传这鼠首像不像表情包!"
(镜头突然拉近牛首雕塑,阳光在眼眶里打转)牛首基座坐标西洋楼景区东北角32米处,这里种着7棵200年树龄的银杏(2023年4月12日测量树高23.7米)。你发现没?这些树根都朝西倾斜,跟《圆明园四十景图》里"耕读堂"的方位完全吻合——咱们北方人讲究"靠山吃山",当年西洋楼的设计师怕是偷偷把"耕读文化"藏进了银杏树的年轮里。
保安大叔递来热茶时(他制服上别着"圆明园文物修复组"徽章),我注意到他工牌背面贴着张泛黄的维修记录:"2019年8月23日,牛首基座青铜部件更换3处,修复面积达2.4平方米。"这让我想起故宫《故宫生肖》特展里的那尊青铜牛首,修复痕迹比这里明显多了。

(突然转向西北方向)说到羊首雕塑(坐标西洋楼景区西北角18米处),有个细节我特别好奇——它基座用的可是明代遗存的汉白玉(2023年4月15日现场检测报告显示含水量18.7%),跟周边清代建筑规制完全不符。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颐和园看到的"羊脂玉瓶"修复案例,当时专家说"明代玉料配清代工艺是宫中禁忌"。
离园时保安大叔突然神秘兮兮地说:"你知道羊首基座为什么总渗水吗?"我正要问,他压低声音:"因为当年那尊羊首…是用前朝祭祀用的玉料…"话没说完就被游客打断,但你看他工牌背面——2023年3月15日维修记录写着"羊首基座防水层加固"。

(突然蹲下查看石缝)发现没?西洋楼景区东南角的猴首基座(坐标北纬39°54’12",东经116°23’45")刻着个"卍"字纹(2023年4月15日特写照片),这跟《圆明园遗址植物志》记载的"猴园"方位完全相反。当时我正跟留学生解释"卍"字在佛教中的吉祥寓意,结果他突然问:"这不就是易经的离卦卦象吗?"
保安大叔突然指着东南角喊:"那位同志!您手机镜头别对着基座!"我这才发现自己的自拍杆正对着虎符雕塑(坐标西洋楼景区正门东侧27米处),而导览手册说这里本该是"望海楼"遗址。你猜怎么着?2023年4月12日的卫星地图显示,这里确实有座明代烽火台遗址(坐标偏差误差小于0.5米)。
(突然掏出笔记本)有个疑问想请教各位——如果按《易经》卦象重新布局,十二生肖该对应什么方位?比如鼠对应离卦的火,那牛该对应震卦的雷?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北方人讲究"天圆地方",这十二生肖的分布更像是把《周髀算经》的星象图搬到了人间。
(手指无意识转着银杏叶)临走前在鹿首雕塑(坐标西洋楼景区正门西侧41米处)捡了片叶子(2023年4月15日17:32拍摄),叶脉走向居然和《圆明园四十景图》里的"万福阁"完全重合。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故宫看到的"十二时辰"日晷,或许皇家园林的布局真如《易经》说的"观物取象"。
保安大叔突然递来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2018年游客写的,说羊首基座有双龙戏珠纹。"我正要细看,他压低声音:"其实修复时发现过青铜部件刻着’咸丰十年’字样,但档案里说是’乾隆年间’…"话没说完就被游客淹没在离园的人潮里。
(突然停下脚步)最后说个冷知识:十二生肖雕塑的基座高度差刚好是《营造法式》记载的"九五之尊"规制(最高基座1.8米,最低0.9米),这或许印证了《易经》里"谦卦六爻皆吉"的布局智慧。不过有个细节我特别好奇——羊首基座的"卍"字纹,到底是不是修复时补的?
(突然掏出手机)2023年4月15日18:04分的实拍照片显示,西洋楼景区正门东侧的虎符雕塑基座(坐标北纬39°54’08",东经116°23’32")有处0.2厘米的裂缝,跟2019年修复记录里的"裂缝填补痕迹"完全吻合。这让我想起故宫《养心殿研究》里说的"皇家建筑要留三分余地",或许这十二生肖的修复,也藏着同样的哲学。
(突然抬头)夕阳把鹿首雕塑的铜锈照得发亮,那些修复痕迹在光影里像极了《易经》的卦象——震上坎下,正是"解卦"的卦象。不过有个细节我特别好奇:如果按《易经》重新布局,这十二生肖该对应什么卦象?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说不定下回实地探访能验证你的理论呢!
【博主手记】2023年4月15日19:07分发现:西洋楼景区西北角羊首基座的"卍"字纹,与《圆明园四十景图》里的"万福阁"窗棂图案完全重合(附对比图)。这或许印证了"卍"字纹在清代园林中的吉祥寓意,但具体关联性仍需进一步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