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6口5死1伤,自驾旅游发生这种情况要注意!》
有时候觉得,我们为了给家人创造完美的回忆,是不是有时候把自己逼得太紧了?这话听起来有点自私,但每次想到那些在旅途中遭遇不幸的家庭,我就在心里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前几天看到那个“一家6口5死1伤”的新闻,心里堵得慌,不是为那几个不幸的人,而是为那个破碎的家庭,也为我自己。
我这个人吧,年轻时也爱自驾,觉得那种自由的感觉无可替代。记得有一次带全家去新疆,那会儿孩子还小,一路上的新鲜劲儿压过了所有的疲惫。车开到一半,油箱灯突然亮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但想着“不远了,前面就有加油站”,就没太在意。结果呢,油慢慢耗尽,车子停在半路,风吹得人骨头疼。孩子吓得把我的手抓得死死的,小脸煞白,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车。我那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的侥幸心理有多可怕。我们总想着“应该没事”,可万一呢?万一就是那万一,就再也回不去了。
那件事之后,我开车变得谨慎多了,但心里那根弦,始终没完全绷紧。直到看到那个新闻,那一家六口,本来是去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却阴阳两隔,我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们那辆车,一定也配备了各种安全配置,导航也应该是精准的,可为什么,还是出了那么可怕的事故?我想,技术再先进,也代替不了人的判断和警惕吧。
现在这社会,大家都很忙,为了生活奔波,但一到假期,又都想带着全家出去“放松”。放松这两个字,听起来简单,可真要实现,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们是不是太执着于“完美旅行”了?那种必须打卡所有景点,必须拍出所有美照,必须让每个人都开怀大笑的旅行。可压力太大了,大人小孩,谁心里没点不痛快呢?尤其是开车的时候,疲劳、烦躁、焦虑,都可能让安全意识降到最低点。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们家去年自驾去西藏,回来后跟我说,那趟旅行差点没命。因为连续开了好几天,最后一天实在撑不住,硬是开着车上了山。结果在半山腰,因为视线模糊,差点撞到护栏。他说,那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着赶紧把车开下去,根本顾不上什么风景,什么安全。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那种“再坚持一下”的执念,而这种执念,往往是悲剧的导火索。
技术进步确实给自驾旅行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现在的车,安全配置越来越丰富,导航也能避开拥堵路段。但这些东西,终究是工具,关键还得看人。你可能会说,我开车很小心,我从不疲劳驾驶。可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危险就隐藏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那个突然闯出来的行人,比如那块被水浸湿的路面,比如那个你因为赶时间而忽略的警告标志。
我以前开车,总是觉得自己的技术没问题,尤其是带着家人的时候,更想证明自己是个好司机。可后来慢慢发现,越是这种想法,越是容易出问题。因为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负,而自负,往往就是事故的前兆。所以,我觉得吧,自驾旅行,尤其是带着全家人的时候,沟通、准备和应急预案,比什么都重要。不是说要搞得多复杂,就是那种,出发前把路线规划好,把应急物品准备好,更重要的是,大人之间要互相提醒,大人要管住自己的情绪,别把压力传递给孩子。
那天看到新闻,我就在想,如果那家人,能提前检查好车辆,能合理安排行程,能多注意休息,会不会结果就不同了?但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这让我更加敬畏生命,也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其实吧,旅行最重要的,不是去了多少地方,拍了多少照片,而是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其他的,都是浮云。
未来,如果再带家人自驾,我会更加小心,也会更加放手。小心,是因为生命太脆弱,经不起任何意外;放手,是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不可能控制 everything,只能尽力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有时候,想想也挺矛盾的。我们渴望自由,又害怕失去;我们追求完美,又不得不面对不完美。生活就是这样,不是吗?我们只能尽力,然后在尽力之后,坦然接受结果。
希望那些遭遇不幸的家庭,能得到安息。也希望每一个准备自驾旅行的家庭,能多一份警惕,少一份侥幸。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真的没有第二次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