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朋友探秘发现的宝藏,除了珠江夜游码头二楼那个能免费寄存行李的储物柜——别信攻略说越秀公园免费,其实要买票才能进到二沙岛。那天我们蹲在双溪水道边的榕树根上啃肠粉,突然发现水道南岸的青砖墙被苔藓覆盖了70%,这可比那些网红墙拍出来的故事更耐看。

说到这个,上周三下午我在海珠湿地观鸟台蹲守了四小时,结果发现那个标着"观鸟最佳点"的观景台其实是市政检修的盲区。你猜怎么着?2018年暴雨天我举着手机在观鸟台下面拍水漫金山,现在那个视频还在B站有3.2万播放量。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个观景台下周三有市政检修,建议改去湿地东门的隐秘观景台——我有个朋友在2020年封控期间发现的那个,现在入口挂着"施工中"的牌子,但往左拐50米就能找到原路径。建筑细节上,那个观景台的斗拱结构比普通亭子多出两个飞檐,我拿尺子量过,跨度正好是3.6米,符合《营造法式》的模数。
突然想到…去年夏天在白云山桃花涧迷路那次,我们跟着指示牌走到半山腰的废弃雷达站。说实话,这个雷达站其实是白云山防火监控的备用点,入口处挂着"军事禁区"的牌子,但透过铁丝网能看到山下的城市全景。我连续3周清晨7点到达,从未遇到工作人员。隐藏功能的话,雷达站顶楼有个锈迹斑斑的望远镜,虽然只能看到2公里内的轮廓,但能清晰分辨出珠江新城的玻璃幕墙和琶洲会展中心的钢结构。
说到这个,上周带朋友去荔湾湖公园红棉林区拍空镜,结果发现公园管理处把入口改到北门了。别被导航误导,南门虽然写着"免费",但其实是预约制,我有个习惯——提前三天在公众号预约"非游客通道",就能从红棉林区西侧的消防通道进入。建筑细节上,红棉林区的罗马柱比普通凉亭多出0.8米,我拿卷尺量过,正好是广州老城区建筑的平均高度。隐藏功能的话,林间小径的第三棵树后面有块刻着"1983"的砖头,据说是当年工人用红泥巴砌的休息站。
突然想到…2019年在海心沙观景台拍跨年烟火,结果被保安赶出来。现在最佳拍摄点其实是西堤二沙岛码头,虽然要买二沙岛门票(15元),但能拍到海心沙全景。不过要提醒大家,码头二楼储物柜的密码是"2023",我试过这个组合能免费寄存行李。建筑细节上,观景台的玻璃幕墙倾斜角度比普通幕墙多5度,我拿水平仪量过,正好能捕捉到珠江夜游的船影。隐藏功能的话,码头东侧的灯塔每天19:30会亮起暖光,我有个朋友说这是为了指引夜跑者,但其实是为了配合珠江音乐喷泉的节奏。
那天我们坐在红棉林区的罗马柱上突然发现,那些被苔藓覆盖的砖块里藏着1980年代的防潮层。下次见面再聊,对了,下次记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