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冬至:在祭祖与山水间打捞时光》
《一位土生土长的尴尬体验者手记》

【超市抢糍粑】
我本来想趁冬至前夜去超市囤年货,结果导航说3小时路程,结果绕了整条西江巷。糍粑货架早被抢空,老板娘嘞个节卖得比双十一还凶。有个穿人字拖的大叔边拍货架边喊:"糯米粉要配老山茶油才够香!"我蹲在货架边啃冷粽子等收银台,突然发现收银员竟是半年前在冬至马拉松赛道上撞见过的小学老师——她正给儿子包粽子,米粒全粘在睫毛上。
【祠堂禁忌】
祭祖现场像锅沸腾的酸笋粥,檀香混着糍粑甜味,熏得人头晕。我本来想拍祭祀全景,结果手机被抢了——祠堂里穿靛蓝布衫的老人们守着三牲五谷:黄牛头、黑山羊、五谷稻穗,还有本地独有的"九蒸九晒"糯米酒。阿嬷说祭品要摆成天平状,一头是祖先牌位,一头是四季果蔬,"你猜怎么着?去年有个游客把手机闪光灯当香插,差点烧穿供桌!"
【温泉池边】
冬至温泉民俗村的"天井水井同时开"仪式,看着像在玩水魔术。我蹲在温泉池边啃冷粽子,看老人们用竹筒接山泉水,又往温泉池倒滚烫的井水。本地老人口述史里说,这招能"调和阴阳",但我觉得更像是把两个水龙头怼到一起——水花四溅得跟过年放鞭炮似的。突然有个穿拖鞋的大爷从池子里爬出来,身上还滴着水:"嘞个节泡温泉要带艾草,不然湿气入骨!"
【山脊马拉松】
赛道设计得跟老阿嬷织的壮锦似的,九曲十八弯。我本来想拍冬至山脊马拉松,结果被GPS绕得找不着北。赛道起点在冬至阳生观星台,那破观星台设计得像把倒扣的碗,看着就发怵。跑过"蛇出洞"隧道时,本地老人口述史里说冬至是蛇冬眠起点,但我觉得更像是开发商画的饼——隧道口立着块"冬至阳生"石碑,结果阴天根本照不到太阳。
【垃圾站祈福】
导航地图上标注的"冬至祈福点"其实是垃圾站。我本来想找块干净石头摆供品,结果发现站门口摆着十几个竹篮,里面装着烟头、塑料袋和半截香。穿红马甲的环卫工老李说:"嘞个节城里人把纸钱扔这里,算给祖宗烧个’环境友好型’纸钱。"我蹲在垃圾堆边啃冷粽子,突然听见有人喊:"阿嬷,纸钱怎么没灰!"——原来有人用无人机撒纸钱,结果被风吹到垃圾站。
【糖画摊主】
节后收尾在糖画摊,老板娘说今年糖浆太稠,画不出龙凤。她边熬糖浆边吐槽:"冬至糖画要画’春牛图’,但今年年轻人只想要卡通猪猪侠!"我本来想买糖画当手信,结果她发现我手机壳印着"柳州螺蛳粉",突然说:"你柳州来的?嘞个节柳州冬至要吃’冬至饭’,我们这里要吃’冬至糍’!"我蹲在摊边啃冷粽子,突然想起去年去世的姑父,他总说冬至要喝甜酒——但今年全家都在外地,只能对着糖画发呆。
【未完成记忆】
老阿嬷教我祭祖步骤,我记不全,她急得直跺脚。她说要"三跪九叩",但我觉得更像是"跪着数香灰",因为供桌上的线香灰堆得比阿嬷的假牙还高。我蹲在祠堂门口等了半个钟头,终于轮到我献贡品——黄牛头摆歪了,黑山羊角勾住供桌,五谷稻穗里混着超市抢来的糯米糍。突然有人喊:"阿嬷,你孙子把香插在牛头眼睛里!"我蹲着啃冷粽子,突然想起去年姑父说的:"冬至祭祖要避讳穿鲜艳,但阿嬷穿得比供桌上的花还艳!"
【方言碰撞】
来宾冬至和柳州、河池差别大着嘞!柳州冬至要吃"冬至饭",河池要喝"冬至粥",我们这里要吃"冬至糍"——糍粑要蒸九九81层,蘸着老山茶油和芝麻粉。本地老人口述史里说,柳州人冬至要祭土地神,河池人要祭山神,我们这里要祭"三界神",但我觉得更像在玩角色扮演——土地神、山神、祖先牌位挤在同一个供桌上,连老阿嬷养的狗都分不清该磕哪个头。
【感官碎片】
冬至糖画摊的糖浆味混着垃圾站的酸腐味,熏得人想吐。我蹲在垃圾站旁边啃冷粽子,突然听见环卫工老李说:"嘞个节城里人把纸钱扔这里,算给祖宗烧个’环境友好型’纸钱。"我本来想买糖画当手信,结果摊主说:"冬至糖画要画’春牛图’,但今年年轻人只想要卡通猪猪侠!"突然有人喊:"阿嬷,你孙子把香插在牛头眼睛里!"我蹲着啃冷粽子,突然想起姑父说的:"冬至祭祖要避讳穿鲜艳,但阿嬷穿得比供桌上的花还艳!"
【时间错位】
先写祭祀场景,后插入半年前筹备会议的回忆。当时策划组在讨论"祭祖+民俗+自然景观"三位一体,我建议把冬至阳生观星台改成马拉松赛道。现在想想真傻——观星台设计得像倒扣的碗,看着就发怵,马拉松赛道九曲十八弯,跑完腿抖得跟糍粑似的。但老阿嬷说:"冬至阳生春又来,跑完马拉松才配得上这个节气!"我蹲在垃圾站啃冷粽子,突然听见老李说:"嘞个节城里人把纸钱扔这里,算给祖宗烧个’环境友好型’纸钱。"
